第108章 烽火燎_[盛唐]公主为帝
笔趣阁 > [盛唐]公主为帝 > 第108章 烽火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08章 烽火燎

  太平凑到他的耳旁,轻声唤道:“夫君。”

  少女温软的声音如同一斛美酒,不知不觉地便令人沉醉在其中,再也不愿意醒来。他眸色暗了一暗,侧身将她安置在褥子上,轻吻着她的面颊,含糊道:“候我片刻。”

  她眨眨眼,乖乖地说了一声好。

  薛绍披衣起身,去外间取来温水和干净的软巾,慢慢替她擦拭着身子。旁边的火盆发出细微的噼啪声响,火光也渐渐变得暗淡。太平倦倦地躺在褥子里,含笑望着她的夫君,长久都没有说话。

  薛绍动作一滞,然后低低笑道:“莫要这样看我。”他已经隐约感觉到体内腾起的火。

  太平乖乖哦了一声,果然闭上眼睛不再看他。刚刚开荤的青年男子有多么炽烈,她早已经体会过一回,也不敢再去尝试第二次。就算薛绍从前清心寡欲,他也……也……

  她无知无觉地咬住下唇,神色有些羞赧。

  薛绍细心地替她擦净身子,又略微收拾了一地的狼藉,才重新躺回到褥子上,将她密密实实地拥在怀里,低低沉沉地说道:“我从未想到过,自己竟会像这样……”

  像这样,不知餍足地想要品尝她的滋味。

  他侧过身子,让她安安稳稳地枕在自己臂弯里,漆黑如墨的眸子里满是温然笑意。她大约是倦了,沉沉地躺在他怀里,呼吸清浅,卷翘绵密的睫毛微微地颤动,如同蝶翼一般轻柔。他无知无觉地俯下_身去,吻了吻她的长睫毛,低低叹道:“阿月。”

  她迷迷糊糊地应了一声,声音有些朦胧。

  他笑望着她的睡颜,低缓地说道:“睡罢,今夜总该是累了。”

  她渐渐地睡了过去,呼吸清浅且平稳,又带着一缕温软甘甜的馨香。薛绍凝望着她,指节慢慢拂过她的长发,眼中的笑意愈发深切起来。

  方才她唤他夫君。

  他从未想到过,这样简简单单的两个字,竟会让他瞬间便沉沦在其中,只想要听她一遍又一遍地唤他,再也不要停歇下来。就这样……一辈子。

  他低下头,在她的额头上轻轻一吻。

  如软羽般轻柔,却又分外地凝重。

  他的,妻子。

  帐外沉沉的夜色愈发显得浓重,寒风裹挟着雪花疯狂地席卷。苍穹之上弯月如钩,水一般的月华倾泻而下,在这片人迹罕至的雪国上,蒙了淡淡的一层清辉。

  静谧到了极处,便是极致的沉沦。

  薛绍想,这大概是他到这里半年以来,睡得最为安稳的一个夜晚。

  时光如同流水一般过去,北国的风雪一日日变得狂烈起来。寒冷的冬夜笼罩在大地之上,连带着军帐中的火光也变得昏暗。这支悄无声息来到瀚海都护府的唐军依然在等待着,等到一个适合将突厥人置于死地的机会。

  这些寒风萧瑟的日子,却是太平这些年来,过得最为安宁平稳的一段岁月。

  她不需要担心长安城中的风波肆虐,不需要朝堂之上的云谲波诡,更不需要担心边关唐军的浴血厮杀。在这人迹罕至且冰雪皑皑的北国,她感受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惬意。

  自然,这种惬意很大程度上来自她的夫君。

  薛绍平日里最常做的事情,便是去探听南边的情况,然后逐一地告诉给她听,再与她一同商量对策。若是得闲,他更乐意安安静静地抱着她什么也不做,在北国的风雪中守过整整一个夜晚。

  他笑着对她说道:这样安宁的日子,恐怕日后很难再遇上了。

  太平沉默不言,不得不承认他言之有理。

  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渐渐走向尾声,春日的暖风已经吹到了江南岸,再过一两月便能过境这片荒芜的土地。太平默默计算了一下时日,在一个清晨同薛绍说道:“大约差不多了。”

  薛绍放飞手中的信鸽,将一支小小的竹筒取出来递到太平跟前,道:“这是牧马监特意放出来的军鸽。奇怪,牧马监怎么会忽然传信到这里来?又使了什么古怪的计策么?”

  他转头望她,漆黑的眸子里隐隐带着几分疑惑。

  太平接过那支竹筒,从中抽出一张小小的纸卷,慢慢摊开。

  纸卷写着一行细小的文字:天后降旨,六军皆从镇国太平公主之命。

  她慢慢地揉碎那张纸,轻声说道:“我曾经向阿娘请过一道旨意:在春日来临之前,将牧马监所辖的数十万匹战马全部东移二百里,提前预备青料,然后——”

  “将阴山以内的草场,全数焚烧干净。”

  薛绍猛然一惊,久久说不出话来。

  难怪她要花费大半年的时间来谋划,难怪她要……

  这种孤注一掷破釜沉舟釜底抽薪斩尽杀绝……的毒计,大约也只有太平才敢想。

  古往今来数千年,草原部族经常会在秋末、初春两个时节南下,前者是为了冬日的储备粮,后者则是耗光储备粮之后露出的狰狞獠牙。他们南下中原的理由,除了中原富庶之外,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,就是牧草。

  河西一带的牧草,不仅能养出汉唐时最大的牧马场,也是北人南下的一个极重要的理由。

  但是太平这一回,却抢在深冬初春、草原寸草不生、南边草木抽芽的时候,烧光了阴山以内的全部草场,实在是不给对方留半点活路。

  阴山是一处天然的屏障,可以抵御外敌侵袭。

  但是如果他们畅通无阻地进到阴山以内,那就会变成——有来无回。

  这一道环环相扣的计策委实毒辣得很,若不是大唐水土丰饶,可以将数十万匹战马东移一段时日,同时还有充裕的草料可供战马食用,这道计策还不一定能生效。

  简而言之就是,烧钱。

  比谁支持得更久,也比谁的水土更为丰饶。

  果然不出太平所料,今年冬末春初的时候,突厥人如同往常一样南下了。他们去年被吐蕃人在大草原上拖了大半年,又被唐军生生挡了好几个月,这回唐军刻意放开一个口子,突厥、奚、小勃律……一个接一个地南下到水草丰美的平原上,准备像往常一样跑一跑马。

  但是迎接他们的是,是大片大片的焦土,还有缓缓蜿蜒而下的黄河。

  虽然说野草火烧不尽春风吹了又生……但是,但是在它们蓬勃生长的时候,就被一把火烧干净了呢?而且方圆百里之内,都看不见半点碧绿的痕迹呢?

  突厥人头一回让自己的战马饿了肚子,而且不是一匹,是几万匹。

  他们狼狈地想要退回到大草原上,却在两国的交界处迎来了一场新的痛击。大唐在陇右道的驻军堪称全国最精良,薛讷手底下的那支唐军同样不是吃素的。等到突厥人重新回到大草原上的时候,已经被狠狠地剥了一层皮,士气低迷,精疲力竭。

  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在更北面的雪国,还有一支养足了精神的唐军,在静候他们的到来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